伪流行文化

标题里的流行文化,并不是指诸如周杰伦、NBA、电影等等大众喜爱的音乐、体育、审美之类的文化,这些都是有益身心的流行文化。“伪”流行文化,指那些标榜着流行文化却无益身心的社会现象。

伪流行文化, 最常见的有毒品、性、暴力等等。

我们对毒品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,因为媒体和公众一直都在宣传毒品的坏处,因此毒品的危害很容易被人们认可,从而避免染上。但更多的伪流行文化是深藏于生活中的,我们的一举一动,都可能被毫无察觉地影响着。

“ 攀比 ”,就是一种存在各年龄阶段的伪流行文化。

小的时候,每当看见别人穿着名牌鞋, 我们总想着自己也有一双。当有了名牌鞋,总觉得很出众,会开始非常在意这种外在之物带来的虚伪荣耀感,这就是“ 攀比 ”文化的开始。但并不是只有小孩才受到“攀比”文化的影响,名牌箱包、名车、名表、名牌服饰等很多被标榜为“奢侈品”的消费品早已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成为攀比标的。

并不是身外之物才会有攀比,权力、财富、相貌、知识 、教育 、地位都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攀比对象。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受到这种伪流行文化的影响,无法自拔。

任何事务的存在都有着它的合理性,有些伪流行文化对社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。

比如人们对消费品的攀比,会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,也就给经济的繁荣带来的正面作用。但我之所以把这种文化描述成“伪”,就是它对于人的身心、生活,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摧残和破坏。

我们都知道酒和烟对身体有诸多坏处,但每当碰到酒桌上的劝酒、散香烟时,我们又无动无衷地接受,接受这些摧残身体健康的行为。

在很多场合我们都能发现,很多标榜着“必需品”标签的商品(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是需要的),但因为攀比,看到别人有,所有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觉得自己也应该要有,哪怕这个“必需品”并不必需,甚至会给尚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。

“暴力”也是一种伪流行文化。

古惑仔,大家可能都看过的电影主题,它不仅仅停留在电视上,在生活中也是真实的,对于男孩来说可能对这个概念更熟悉。

读书的时候,学校里总会有一群学生争抢着当“ 霸 ”,成为特立独行的一群人,这些霸们崇尚暴力,在群体当中也受到追捧、崇拜。还好“暴力”是社会早已知道的危害,这些“霸”们走出校园后都会意识到暴力没有什么用,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。

有时候,多提醒下自己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